化肥使用的多就能增產嗎?
作者:化工綜合網發布時間:2022-06-27分類:聚合物瀏覽:71
在我們現在農業生產中化肥是不可缺少的,任何農作物要想長的好就必須用適量的肥料,并不是使用化肥越多越好,任何東西使用多了都會適得其反。
化肥使用多了不僅不會增產,反而會減產及對土地造成不良影響,化肥使用多少會造成土地板結、影響土壤酸堿度、土壤營養結構比例失調等等對其影響嚴重。
在農作物種植中應該適量使用化肥,在使用化肥的同時多使用有機肥,使其土壤養分協調,不斷改善土壤結構,改善土質增強土壤透氣性等達到高產高收。
我家是農村的,畢業于農業高校——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農學專業,畢業后一直從事農業方面工作,對肥料有些了解。
首先,肥料分為有機肥和無機肥,有機肥指動物排泄物和植物的枯枝落葉類,以及加工的肥料。化肥,就是無機肥,是工業加工的肥料。
化肥,肥效高,肥效起作用的快,在農業中大量應用。作物生長需要大量肥料,隨著化肥用量的增加,作物的產量逐漸增加,但增大到一定程度。作物的產量會達到一個極限,因為作物生長,不僅受化肥影響,還需要有機肥,還受溫度、品種、光照、水分的影響。
肥料一直增加,根據“木桶效應”,影響木桶盛水量的,不是最高的那塊木板,而是最短的木板。
另外,不同作物元素之間,還有拮抗作用。譬如,鈣使用過多,會阻礙氮、鉀的吸收,也會影響作物產量。因此,需要根據作物需要,施用肥料。如果不根據作物需求施肥,使用再多,也不會增產。
有機肥不僅能提供作物生長需要的養分,還能改良土壤,提高化肥利用率。如果僅僅使用化肥,會造成土壤板結,也不利于增產。
總之,在一定范圍內,化肥使用越多,作物產量越高。但到了一定范圍,繼續使用化肥,產量也不會增加。還要注意,施用有機肥,以及品種、光照、水、溫度配合,才能達到理想的產量
為什么肥料投入年年增大,而作物產量不見增加,有的還越來越差?
這個問題是我們種植戶都不得不面對的一個難題,特別是這幾年在農村老家承包土地搞種植以來,我上大學的時候不是學習的農業專業所以對于農業種植的了解不是太詳細。剛開始的時候也陷入了這樣的一個怪圈,但是說實話卻沒有一味的追求購買更高含量的化肥,或者說每畝地增施更多的肥料來片面的追求產量的提升。我種植土地這幾年就想談談自己對于影響農作物產量的幾個重要的因素:
種子的影響還是比較大的,好的種子是農作物高產的最基礎的條件。就拿我們這里種植的小麥和大蒜來說吧!我的選擇就是2-3年更換一次品種,這是咱們老百姓所說的一個品種的更換。其實對于大蒜而言嚴格意義上說就是異地換種,因為我們這里種植的都是紫皮或者說紅皮大蒜。而小麥的品種是要更換的,比如說我們這里種植的有周麥,百農,存麥,眾麥,豐德存等!其次就是化肥的使用,對于化肥的使用我的選擇是這樣的,一畝地的底肥的選擇上只有這么多,(小麥是一袋氯化鉀復合肥或者一袋磷肥和碳酸氫銨,有機肥主要靠的是秸稈還田。大蒜的復合肥的量在150斤有機肥在200斤)增施有機肥使保證土壤中微生物菌含量的重要舉措,這樣的話可以防止土壤的板結。在其以后的條件管理上追肥方式最好選擇用耬耩施,還要注意噴施葉面肥來進行有效的補充中微量元素肥。第三就是自然環境的影響!也就是咱們老百姓非常熟悉的一個說法那就是看天吃飯。風調雨順只不過是一個美好的愿景。為什么會出現土地肥料的是我越來越多,反而導致農作物的產量沒有跟著上升呢?
肥料大都是酸性的,多施的話會造成土壤板結和酸堿失衡。還有就是肥料的利用率不高,特別是中微量元素肥。有的單一的營養物質是有惰性的,這也是導致雖然肥料使用的多了,但是利用率不高。就好像我們人類一樣,吃兩個饅頭就吃飽了,在給更多的饅頭也是吃不下。
這個道理很簡單,就如人吃飯一樣,不管你是胖子還是瘦子,不管你早上吃飯了沒,到中午不管吃多吃少,總有個飽了的時候。而到了晚上再吃飯,也有個吃不動的時候。
而農作物也是這樣,我們發現不管怎么投入,其產量都是那樣子,這是因為作物總產量是有個度的。這是由多種因素決定的。比如玉米品種、土壤狀況、水分情況、氣候情況,病蟲害情況,都能使得作物產量不同,但不管怎么施用肥料,現在的作物產量基本上都達到了一個高產的頂端了。這正是如我們吃飽一樣,飽了即好,除非有更新的玉米種出現,更好的土壤狀況出現。
如果一種作物都能施肥越多,產量就越高,那么我們只是無止境地提供營養就好了。比如玉米,40年前的產量好地也就是幾百斤,一方面是由于吃不上,肥料投入不夠,營養跟不上,就如那時候的人一樣,和子飯吃了三碗都沒用,里面沒油水,吃了不一會兒就會餓。一方面是玉米品種,即使長得又圓又大,但里面沒東西,不飽滿,也就是缺營養。所以那時候產量不高的原因就是沒營養。
而現在,我們的玉米品種也好了,抗逆性越來越好。主要是營養也跟上來了,吃得飽飽的,各種元素都不缺了,產量就提高了,普通旱田產量也在1000斤以上,好的水田產量可達2000斤以上。這就又跟人一樣,現在的生活都好了,各種食物、各種蔬菜、各種瓜果都有了,各種營養搭配得更好了,油水也有了,反而吃得比原來少,效果還比40年前強得多。玉米在各種營養夠用的情況下,已經能吃得飽了,再吃就噎著了。
但是,我們發現當我們吃得太飽的時候,是不是連動都不想動了,或者喜歡吃肉,不盡情地吃肉,蔬菜吃得少了,是不是肚子會越來越大,上樓都很費勁。有進也會出現一些病態,都不想吃飯了。再病重了,一些東西都不能吃了,吃了就會犯病。玉米也是一樣,當營養達到一個頂峰的時候,就不會再吸收更多營養了,即使吸收了也不會轉換成玉米顆粒,而是將營養儲存在玉米葉子和稈子里,就會造成貪青晚熟,營養失調而影響光和作用,某種程度上反而制約了玉米的進一步生長,其結果就是肥料上得越多,產量反而下降了。
為什么我們在農作物種植的時候,要求肥料要按需施肥,主要是為了促進玉米夠用就行。前些時農民施肥越多產量就越高是因為營養不夠,所以多施點就能吃得好產得多;而現在已經夠吃了,還叫它多吃,且養分還不平衡,那就會產生病態,反而會使作物消化不良而產量下降,這只是一個物質轉化的道理吧。
- 聚合物排行
- 最近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