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海水中80種元素及其含量.
作者:化工綜合網發布時間:2022-08-23分類:聚合物瀏覽:213
海水常量元素亦稱“海水大量元素”,即海水的主要成分。海水中含有的80多種元素,除氧和氫外,含量大于1毫克/升的只有12種,即氯、鈉、硫、鎂、鈣、鉀、碳、溴、鍶、硼、氟和硅。除硅以外(它是生物營養鹽,故不列為海水常量元素),其余的11種成分(元素)稱為海水的常量元素(主要成分)。這11種元素占海水中總鹽分的99.9%。由于這些元素的含量大,也較穩定,又稱為保守成份。
下面是海水中的微量元素~~~~~~~~~~~~~~~~~~~~~~~~~~~~~~~~~~~~~~~~~~~~~~~~~~~~~~
海水微量元素
定義
指海水中含量小于1毫克/升的元素。海水是一個多組分、多相的復雜體系,除水和占所有溶解成分總量的99.9%以上的11種常量元素之外,都是微量元素。
簡介
海水微量元素廣泛地參加海洋的生物化學循環和地球化學循環,因而不但存在于海水的一切物理過程、化學過程和生物過程之中,并且參與海洋環境各相界面,包括海水-河水、海水-大氣、海水-海底沉積物、海水-懸浮顆粒物、海水-生物體等界面的交換過程。在這些過程中,微量元素的化學反應是十分復雜的。雖然它們從環境輸入海水體系的速率和輸出到環境中去的速率相當,可是不同的微量元素有不同的輸入或輸出的速率;微量元素在海水中還有區域分布和垂直分布;它們有一定的存在形式,而且不斷通過各相界面遷移。這些方面,都是海洋化學的重要的研究內容。
研究歷史
20世紀50年代以前,為了研究海洋生物和發展海洋漁業,曾對碳、氮、磷、硅、鐵、錳、銅等營養元素在海水中的含量及其分布,進行過一些調查。人們從50年代開始,才對海水微量元素進行地球化學研究。例如:1952年,T.F.W.巴爾特提出并計算了元素在海水中的逗留時間;1954年,E.D.戈德堡發表了微量元素從海水向海底沉積物轉移的研究結果;1956年,K.B.克勞斯科普夫對海水中13種微量元素的濃度和影響因素,進行了實驗室模擬試驗。但是早期測定的數據,有一些是不可靠的,只有在P.G.布魯爾于1975年總結并發表了海水微量元素的含量、可能的化學形式和逗留時間的估算表之后,微量元素的測定,才有一些準確度很高的結果。隨后,E.博伊爾和T.M.埃德蒙于同年提出了判斷測定數據是否真實可靠的標準:它們必須具有海洋學的一致性,即海洋中經過相同的物質循環過程的微量元素,應有較好的相關關系,它們在海水中的含量應有類似的分布。例如:銅如果參加生物循環,則它的分布應與參加生物循環的氮、磷或硅等營養元素相類似。
含量和逗留時間
化學元素在海水中的逗留時間的定義可表示為: ??=??Δ??
式中A為海水中某元素的總含量;Q為該元素每年向海洋的輸入量或從海水的輸出量;τ為該元素在海水中的逗留時間,單位是年。由于元素在海水中的總含量 A不變,所以每年向海洋輸入的量與從海水輸出的量相等,都等于ΔQ。由于年輸入量和年輸出量數據的近似性,不能把所估算的逗留時間τ的數值看作為確切的年代數,只能反映不同化學元素的化學反應活性。逗留時間越短,說明此元素的地球化學反應活性越大,反之亦然。例如:地球化學反應活性較差的元素,如鈉、鉀、鈣、鎂等,逗留時間長達106~108年;而釷、鋁、鐵等,只有102年的量級。
下表列出了海水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可能存在的化學形式和在海水中的逗留時間。
海水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和分布
我國近海重金屬含量
影響分布的過程
微量元素在海水中的分布及其變化,都受其來源和海洋環境中各種過程的影響。這些過程稱為控制過程,包括各種化學過程、生物過程、物理過程、地質過程和人類活動等,其中最突出的是生物過程、吸附過程、海-氣交換過程、熱液過程、海水-沉積物界面交換過程等。 生物過程 海洋生物在生長過程中所需要的全部元素,都取自海水,其中有些元素,如碳、鉀、硫等,在海水中的含量,大大超過生物的需要量;有另外一些元素,如氮、磷、硅等,則僅能滿足生物的需要,而又是海洋生物必不可少的,故通常稱為營養元素。浮游生物通過光合作用,從海水中吸收營養元素而放出氧,其殘骸在分解過程中消耗氧而釋放出所含的營養元素。這種生物過程,控制著營養元素的分布及其變化。有一些微量元素在海水中的分布,分別與某種營養元素十分相似。例如:銅和鎘的分布與氮和磷相似,鋇、鋅、鉻的分布與硅相似,鎳的分布介于磷和硅之間。這都說明,生物過程很可能是控制海水中的銅、鎘、鋇、鋅、鉻、鎳等元素的濃度的因素之一。
吸附過程 懸浮在海水中的粘土礦物、鐵和錳的氧化物、腐殖質等顆粒在下沉過程中,大量吸附海水中各種微量元素,將它們帶到海底,使它們離開海水而進入沉積物中。這也是影響微量元素在海水中的濃度的因素。
海-氣交換過程 有幾種微量元素在表層海水中的濃度高,在深層濃度低。例如鉛在表層海水中濃度最大,在1000米以下的海水中,濃度隨深度的增加而迅速降低。氫彈爆炸時放出的氚和氡蛻變而得的鉛-210,在海水中也有類似的垂直分布。這說明表層的鉛主要來自大氣,因而它在海水中的分布受海-氣界面的交換過程所控制。
熱液過程 海底地殼內部的熱液,常常通過地殼裂縫注入深層的海水中,形成海底熱泉,它含有大量的微量元素,因而使附近深海區的海水組成發生很大的變化。例如:1965年在紅海中央裂縫區域深達2000米的海水中,出現了熱鹽水,其最深處的溫度達到59.2℃,其中微量元素的組成和一般海水有很大的差異;東太平洋的加拉帕戈斯裂縫,有海底熱泉噴射,向海水輸送了大量的各種元素,使東太平洋海隆和加拉帕戈斯裂縫附近的觀測站處,海水中溶解態的錳的總含量,明顯地隨深度的增加而升高。這些熱液的輸入過程,很可能是斷裂帶區域的海水中微量元素組成的一種控制機制。
海水-沉積物界面交換過程 在海洋沉積物間隙水中,鋇、錳、銅等微量元素的濃度高于上覆的海水。濃度的差異,促使這些微量元素從間隙水向上覆水中擴散。因此,即便在遠離海底熱泉的深層海域,這些微量元素的濃度有隨深度的增加而升高的垂直分布。
存在形式
要了解微量元素在海洋的沉積循環中的作用,污染物的毒性和在海水中遷移的特性,微量元素的物理化學行為和生物化學循環過程等,就要預先了解這些微量元素在海水中的存在形式。但是這些元素在海水中的含量甚微,當含量低于微摩/升時,很難準確測定各種存在形式的含量,也就難以了解其主要的存在形式。因此,學者們用熱力學的計算方法,求出可能存在的主要形式。但是不同學者所用的某些平衡常數,取值不同,使計算結果差別很大。因此表中所列舉的存在形式,只能作為參考。這些計算結果表明:海水中的微量元素主要以無機形式存在(銅例外)。海水中正常濃度范圍內的有機物成分,不影響微量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
按照W.斯圖姆和P.A.布勞納的分類法,海水中微量金屬元素存在形態分類,微量金屬元素在海水中的存在形態有3類:①溶解態,②膠態,③懸浮態。溶解態又分成 4種形式:①自由金屬離子,②無機離子對和無機絡合物,③有機絡合物和螯合物,④結合在高分子有
機物質上。溶解態的前兩種形式是微量金屬元素的主要形式,列于表中;后兩種在大洋海水中不是主要形式,表中沒有列出。當近岸或河口海域的海水中的有機物含量高于正常值時,溶解態的后兩種形式可能占優勢。膠態包括兩種形式:①形成高度分散的膠粒,②被吸附在膠粒上。懸浮態包括存在于沉淀物、有機顆粒和殘骸等懸浮顆粒之中的微量金屬元素。成膠態和懸浮態的微量金屬元素,主要存在于近岸和河口海域,在大洋中含量很低。
- 上一篇:艾滋病病毒與乙肝病毒相比,哪個傳染性更強?
- 下一篇:白內障人工晶體該如何選擇?
- 聚合物排行
- 最近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