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的真菌和細菌
作者:化工綜合網發布時間:2024-08-31分類:聚合物瀏覽:88
參考資料:
真菌是細菌的一種嗎?
隨著生活水平的逐漸提高,人們的衛生防病意識也在不斷加強。大多數人知道細菌可以導致疾病,并習慣用“有病菌”或“有細菌”來形容一個臟的環境或物品。那么,真菌又是怎么回事,是細菌的一種嗎?的確,真菌也很微小,也能使人生病,但它和細菌有著本質的區別。
我們知道,植物和動物都是由細胞組成的,細胞內都有細胞核。而微生物中只有真菌具有真正的細胞核和完整的細胞器,故又稱真核細胞型微生物;細菌僅有原始核結構,無核膜和核仁,細胞器很少,屬于原核細胞型微生物;而病毒則沒有細胞結構,屬于原生微生物。
真菌在自然界中分布極廣,有十萬多種,其中能引起人或動物感染的僅占極少部分,約300種。很多真菌對人類是有益的,如面粉發酵,做醬油、醋、酒和霉豆腐等都要用真菌來發酵。工業上許多酶制劑、農業上的飼料發酵都離不開真菌。許多真菌還可食用,如蘑菇、銀耳、香菇、木耳等。真菌還是醫藥事業中的寶貴資源,有的可以用于生產抗生素和維生素以及酶類;有的本身就可以入藥用于醫治疾病,如中藥馬勃、茯苓、冬蟲夏草等。
真菌還可引起動、植物和人類的多種疾病,在人類主要有三種類型:①真菌感染;②變態反應性疾病;③中毒性疾病。
霉菌
亦稱“絲狀菌”。屬真菌。體呈絲狀,叢生,可產生多種形式的孢子。多腐生。種類很多,常見的有根霉、毛霉、曲霉和青霉等。霉菌可用以生產工業原料(檸檬酸、甲烯琥珀酸等),進行食品加工(釀造醬油等),制造抗菌素(如青霉素、灰黃霉素)和生產農藥(如“920”、白僵菌)等。但也能引起工業原料和產品以及農林產品發霉變質。另有一小部分霉菌可引起人與動植物的病害,如頭癬、腳癬及番薯腐爛病等。
酵母菌
屬真菌。體呈圓形、卵形或橢圓形,內有細胞核、液泡和顆粒體物質。通常以出芽繁殖;有的能進行二等分分裂;有的種類能產生子囊孢子。廣泛分布于自然界,尤其在葡萄及其他各種果品和蔬菜上更多。是重要的發酵素,能分解碳水化合物產生酒精和二氧化碳等。生產上常用的有面包酵母、飼料酵母、酒精酵母和葡萄酒酵母等。有些能合成纖維素供醫藥使用,也有用于石油發酵的。
啤酒酵母(Saccharomyces)
屬酵母菌屬。細胞呈圓形、卵形或橢圓形。以出芽繁殖,能形成子囊孢子。在發酵工業上,可用來發酵生產酒精或藥用酵母,也可通過菌體的綜合利用提取凝血質、麥角固醇、卵磷脂、輔酶甲與細胞色素丙等產品。
紅曲霉素(Monascuspurpureus)屬于囊菌綱,曲霉科。菌絲體紫紅色。無性生殖時,茵絲分枝頂端形成單獨的或一小串球形或梨形的分生抱子。有性生殖時,產生球形、橙紅色的閉囊果,內生含有八個子囊孢子的子囊。紅曲霉可制紅曲、釀制紅乳腐和生產糖化酶等。
假絲酵母(Candida)
一屬能形成假菌絲、不產生子囊孢子的酵母。不少的假絲酵母能利用正烷烴為碳源進行石油發酵脫蠟,并產生有價值的產品。其中氧化正烷烴能力較強的假絲酵母多是解脂假絲酵母(C.lipolytica)或熱帶假絲酵母(C.tropicalis)。有些種類可用作飼料酵母;個別種類能引起人或動物的疾病。
白色念珠菌(Candidaalbicans)
或亦稱“白色假絲酵母”。一種呈橢圓形、行出芽繁殖的假絲酵母。通常存在于正常人的口腔、腸道、上呼吸道等處,能引起鵝口瘡等口腔疾病或其他疾病。
黃曲霉(Aspergillusflavus)
半知菌類,黃曲霉群的一種常見腐生真菌。多見于發霉的糧食、糧食制品或其他霉腐的有機物上。菌落生長較快,結構疏松,表面黃綠色,背面無色或略呈褐色。菌體由許多復雜的分枝菌絲構成。營養菌絲具有分隔;氣生菌絲的一部分形成長而粗糙的分生孢子梗,梗的頂端產生燒瓶形或近球形的頂囊,囊的表面產生許多小梗(一般為雙層),小梗上著生成串的表面粗糙的球形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梗、頂囊、小梗和分生孢于合成孢子穗??捎糜谏a淀粉酶、蛋白酶和磷酸二酯酶等,也是釀造工業中的常見菌種。近年來,發現其中某些菌株會產生引起人、畜肝臟致癌的黃曲霉毒素。早在六世紀時,《齊民要術》中就有用“黃衣”、“黃蒸”兩種麥曲來制醬的記載,這兩種黃色的麥曲,主要由黃曲霉一類微生物產生的大量孢子和蛋白酶、淀粉酶所組成。
白地霉(Geotrichumcandidum)
屬真菌。菌落平面擴散,組織輕軟,乳白色。菌絲生長到一定階段時,斷裂成圓柱狀的裂生抱子。菌體生長最適宜的溫度為28℃。常見于牛奶和各種乳制品(如酸牛奶和乳酪)中;在泡菜和醬上,也常有白地霉??捎脕碇圃旌丝嗨?、酵母片等。
抗生菌
亦稱“拮(頡)抗菌”。能抑制別種微生物的生長發育,甚至殺死別種微生物的一些微生物。其中有的能產生抗菌素,主要是放線菌及若干真菌和細菌等。如鏈霉菌產生鏈霉素,青霉菌產生青霉素,多粘芽抱桿菌產生多粘菌素等。
假菌絲
某些酵母如假絲酵母經出芽繁殖后,子細胞結成長鏈,并有分枝,稱為假菌絲。細胞間連接處較為狹窄,如藕節狀,一般沒有隔膜。
抗菌素
亦稱“抗生素”。主要指微生物所產生的能抑制或殺死其他微生物的化學物質,如青霉素、鏈霉素、金霉素、春雷霉累、慶大霉素等。從某些高等植物和動物組織中也可提得抗菌素。有些抗菌素,如氯霉素和環絲氨酸,目前主要用化學合成方法進行生產。改變抗菌素的化學結構,可以獲得性能較好的新抗菌素,如半合成的新型青霉素。在醫學上,廣泛地應用抗菌素以治療許多微生物感染性疾病和某些癌癥等。在畜牧獸醫學方面,不僅用來防治某些傳染病,有些抗菌素還可用以促進家禽、家畜的生長。在農林業方面,可用以防治植物的微生物性病害。在食品工業上,則可用作某些食品的保存劑。
病原性真菌
真菌(Fungus)在生物學分類上屬于藻菌植物中真菌超綱,具真核細胞型的微生物,它們在自然界分布廣泛,絕大多數對人有利,如釀酒 、制醬,發酵飼料,農田增肥,制造抗生素,生長蘑茹,食品加工及提供中草藥藥源(如靈芝、茯苓、冬蟲夏草等,都是真菌的產物或本身或利用真菌的作用所制備的)。對人類致病的真菌分淺部真菌和深部真菌,前者侵犯皮膚、毛發、指甲,為慢性,對治療有頑固性,但影響身體較小,后者可侵犯全身內臟,嚴重的可引起死亡。此外有些真菌寄生于糧食、飼料、食品中,能產生毒素引起中毒性真菌病。
第一節 病原性真菌概述
一、生物學性狀
(一)形態結構
真菌形態分單細胞和多細胞兩類;單細胞真菌主要為酵母和類酵母菌(如隱球菌、念珠菌)呈圓形或橢圓形。多細胞真菌由菌絲和孢子組成,菌絲分枝交織成團形成菌絲體(Mycelium),并長有各種孢子,這類真菌即一般稱為霉菌(Mold)。
真菌細胞結構比細菌復雜,細胞壁缺乏構成細菌胞壁的肽聚糖,其堅韌性,主要依賴于多聚N-乙?;咸烟菢嫵傻募讱べ|(Chitin)。并含葡聚糖,甘露聚糖及蛋白質,某些酵母菌還含類脂體。細胞內有較為典型的核結構和細胞器。
(二)培養特性
真菌能分泌酶使有機物降解成可溶性營養成分,吸收至細胞內進行新陳代謝。大多數真菌營養要求不高,在沙保氏培養基 (Sabouraud's smedium 含4%葡萄糖 1.0%蛋白胨 pH4.0~6.0 ),22~28℃生長良好。大多于1~2周出現典型菌落。真菌菌落一般有三種類型。
1.酵母型菌落,為單細胞真菌的菌落,形態與一般細菌菌落相似,以出芽形式繁殖,如新型隱珠菌。
2.類酵母型菌落,外觀似酵母菌落,但可見伸入培養基中的假菌絲,它是由伸長的芽生孢子形成,如白色念珠菌。
3.絲狀菌落,為多細胞真菌的菌落,由許多菌絲體組成。菌絲多數有隔分成多個細胞稱有隔菌絲,有的菌絲無隔,稱無隔菌絲。部分菌絲伸入培養基中吸收營養和水分,稱營養菌絲;另一部分菌絲向空間生長稱氣中菌絲,能產生孢子的氣中菌絲稱生殖菌絲。有些真菌的氣中菌絲形狀特殊,呈球拍狀、螺旋狀、鹿角狀等是各種皮膚絲狀菌鑒別的依據之一。絲狀菌落呈棉絮狀、絨球狀、粉末狀或石膏粉樣,在下面和背面可顯示各稱不同色素。
有些真菌在不同寄生環境和培養條件下出現兩種形態,稱二相性真菌,即在機體內或含血培養中37℃孵育,呈現酵母型菌落,而在沙保氏培養基上室溫孵育,則形成絲狀菌落。如莢膜組織胞漿菌、皮炎芽生菌等。
病原性真菌大多以出芽,分枝和斷裂或形成無性孢子等無性生殖方式進行繁殖。近年發現不少病原性真菌除無性生殖外,具有性生殖階段,如孢子絲菌,皮炎芽生菌,莢膜組織胞漿菌、石膏樣小孢子菌等。孢子含有性孢子和無性孢子兩類。有性孢子是通過不同細胞配合(質配或核配)后生長發育形態的??煞譃槁焰咦樱╫ospore)、子囊孢子(Ascospore)、接合孢子(Zygospore)、擔子孢子(Basidiospoe)。無性孢子是病原性真菌傳播和延續后代的主要方式,無性孢子分葉狀孢子和分生孢子二個類別,葉狀孢子系從菌絲細胞直接形成的孢子,如芽生孢子(Blastosporne)、厚膜孢子(Chlamydospore)、及關節孢子(Arthrospore)。分生孢子由生殖菌絲末端分裂收縮而成,如大分生孢子(Marcroconidia)、小分生孢子(Microconidia)及孢子囊孢子(Sporagiospore)不同真菌產生不同形態的孢憶是鑒定真菌的依據之一。
(三)變異
真菌易發生變異,在人工培養基中多次傳代或孵育過久,可出現形態結構,菌落性狀,色素及毒力等改變,用不同的培養基或不同溫度培養真菌,其性狀都有改變。
(四)抵抗力
真菌對干燥、陽光、紫外線及一般化學消毒劑有耐受力,但充分暴露于陽光,紫外線及干燥情況下大多數真菌可被殺死,且對2.5%碘酒,10%福爾馬林都敏感,一般可用福爾馬林薰蒸被真菌感染的房間。對熱敏感,一般60℃1小時可殺死真菌菌絲和孢子。
二、致病性與免疫性
(一)致病性
真菌引起的疾病大致包括
1.真菌性感染 主要是外源性感染,淺部真菌有親嗜表皮角質特性,侵犯皮膚、指甲及須發等組織,頑強繁殖,發生機械刺激損害,同時產生酶及酸等代謝產物,引起炎癥反應和細胞病變。溶部真菌,可侵犯皮下,內臟及腦膜等處,引起慢性肉芽腫及壞死。
2.條件性真菌感染 主要是內源性感染(如白色念珠菌),亦有外源性感染(如曲霉菌),此類感染與機體抵抗力,免疫力降低及菌落失調有關,常發生于長期應用抗生素、激素、免疫抑制劑、化療和放療的患者。
3.過敏性真菌病 系在各種過敏性或變態反性疾病中,由真菌性過敏原(如孢子抗原)引起過敏癥,如哮喘,變態反應性肺泡炎和癬菌疹等。
4.真菌毒素中毒癥(Mycotoxicosis)真菌毒素已發現100多種,可侵害肝、腎、腦、中樞神經系統及造血組織。如黃曲霉素可引起肝臟變性,肝細胞壞死及肝硬化,并致肝癌。實驗證明,用含0.045PPM黃曲霉素飼料連續喂養小白鼠,豚鼠、家兔等可誘生肝癌,桔青霉素可損害腎小管,腎小球發生急性或慢性腎病。黃綠青霉素引起中樞神經損害,包括神經組織變性,出血或功能障礙等。某些鐮刀菌素和黑葡萄穗素主要引起造血系統損害,發生造血組織壞死或造血機能障礙,引起白細胞減少癥等。
(二)免疫性
1.非特異性免疫 人類對真菌感染有天然免疫力。包括皮膚分泌短鏈脂肪酸和乳酸的抗真菌作用,血液中轉鐵蛋白(Transferrin)擴散至皮膚角質層的抑真菌作用;中性粒細胞和單核巨噬細胞的吞噬作用,以及正常菌群的拮抗作用。且許多真菌病受生理狀態影響,如嬰兒對念珠菌病易感,學齡前兒童易患頭癬。
2.特異性免疫 真菌感染中細胞免疫是機體排菌殺菌及復原的關鍵,T細胞分泌的淋巴因子對加速表皮角化和皮屑形成,隨皮屑脫落,將真菌排除;以T細胞為主導的遲發型變態反應引起免疫病理損傷能局限和消滅真菌,以終止感染;一般DTH反應強度與體內菌量呈反比,如DTH陰性則菌量增加,病情嚴重,而經治療又轉陽性,說明治療見效,預后良好。體液免疫對部分真菌感染有一定保護作用,如特異性抗體可阻止真菌轉為菌絲相以提高吞噬細胞的吞噬率;抗白色念珠菌抗體與菌表面甘露醇蛋白質復合物結合,阻止本菌粘附宿主細胞;全身性白色念珠菌感染,盡管其遲發型變態反應陽性,或通過被動轉移致敏淋巴細胞,還必須同時輸入特異抗體才起保護作用。而DTH陰性者即使有抗體,不能引起保護作用,表明抗體須在具有良好的細胞免疫基礎的機體內才發生保護作用。
三、微生物學診斷
(一)直接檢查
是最簡單而重要方法,淺部感染真菌的病變標本如毛發、皮屑、甲屑置玻片上,滴加10%KOH,覆蓋玻片微熱熔化角質層,再將玻片壓緊,用吸水紙吸去周圍多余堿液,在顯微鏡下觀察,見皮屑甲屑中有菌絲,或毛發內部或外部有成串孢子,即可初步診斷為癬菌感染,但不能確定菌種。深部感染真菌標本如痰,腦脊液亦可做涂片用革蘭氏染色(白色念珠菌)或愚汁負染色(隱球菌)觀察形態特征。
(二)培養檢查
本法可確定菌種,輔助直接檢查不足,通常用沙保氏培養基(22~28℃),深部真菌可用血瓊脂或腦心葡萄糖血瓊脂37℃培養,或根據不同菌種運用不同培養基,如孢子絲菌可用胱氨酸血液葡萄糖瓊脂,必要時運用鑒別培養基和生化反應,同化試驗等進行鑒定。
(三)免疫學試驗
近年來有許多方法用于檢測深部感染真菌的抗體,作輔助診斷莢膜組織胞漿菌、念珠菌、曲霉菌。但系統性感染患者常因免疫功能降低不出現抗體;而且許多真菌間抗原性有交叉反應;有的產生抗體后維護時間較長,正常人群中有一定比例的陽性率,則必須結合臨床情況分析結果才能作出恰當的診斷。
由于上述檢測抗體受到許多因素的限制,及深部真菌感染時,早期培養陽性率甚低,晚期則多于失去治療時機,因此用免疫學方法從血清或其他部位檢測真菌抗原,對早期診斷具有重要意義。如乳膠凝集法檢測新型隱球菌病患者的莢膜多糖抗原,ELISA法檢測白色念珠菌感染者的甘露聚糖抗原及免疫熒光法檢測孢子絲菌病患者的可溶性抗原等,均為早期,快速、特異的診斷方法。
(四)動物試驗
其些真菌對實驗動物有致病性,如皮炎芽生菌,球孢子菌可在小白鼠,豚鼠體內生長,白色念珠接種家兔小白鼠可發生腎臟膿腫致死。
四、防治原則
真菌感染尚無特異預防,主要注意公共衛生和個人衛生,碘化物治療孢子絲菌病、毛霉菌病有一定療效。制霉素、灰黃霉素、克霉唑(三苯甲霉唑)等外用或內服過癬癥和白色念珠菌病等有較好療效。近年服道5-氟胞嘧啶(5-FC)治療單細胞真菌感染療效顯著。二性霉素B可用于深部全身真菌感染。
淺部真菌
淺部真菌主要為皮膚絲狀菌(Dermatophytes),侵犯皮膚、毛發、指甲等角化組織引起癬癥,又稱癬菌(Ringworm),分為三屬,共37個種。(表20-1)
癬癥病灶可見有隔菌絲和關節孢子,菌絲深入角化組織內生成營養菌絲體,縱橫交織成網狀,孢子可排列成鏈狀或零散分布,在病發上可見孢子在毛干外排成厚鞘(毛外型感染)或毛干內排列成串(毛內型感染)。在沙保氏培養基孵育1~3周,可生成絲狀型菌落,產生各種孢子和菌絲。根據菌落形態與色澤,菌絲的構造與形態,大分生孢子的形態和小分生孢子的有無及排列形式等,可作為鑒別種屬的重要依據(見表20-2、圖20-1)。
表20-1 癬菌的種類及侵犯部位
屬 名
種數
侵犯部位
皮膚
指甲
毛皮
毛癬菌屬(Trichophyfon)
表皮癬菌屬(Epidermophyfon)
小孢子癬菌屬(Microsporum)
21
1
15
+
+
+
+
+
-
+
-
+
表20-2 癬菌的培養特征
屬名
肉眼菌落外觀
鏡檢培養的真菌
性 狀
顏 色
大分子孢子
小分子孢子
厚膜孢子
菌絲特殊形態
毛癬菌
絨絮狀粉粒狀或蠟樣
灰白、淡紅、紅、紫、黃、橙、棕
細長棒狀,壁較薄,數目少或無
叢生呈葡萄狀、梨狀、棒狀,較常見
有時可見
螺旋狀、球拍狀、結節狀、鹿角狀
表皮癬菌
絨絮狀
粉粒狀
黃綠色
卵形或粗棒狀壁較薄,數目多
無
數目較多
球拍狀
小孢子癬菌
絨絮狀粉粒狀石膏樣
灰白、橘紅、棕黃
紡錘狀,壁較厚,數目多或少不一定
卵形或棒狀,不呈葡萄狀,不常見
比較常見
結節狀、梳狀、球拍狀
癬菌主要由孢子散播傳染,常由于接觸患癬的人或動物(狗、貓、牛、馬等)及染菌物體而感染。在臨床上同一種癬癥可由數種不同癬菌引起,而同一種癬菌因侵害部位不同,又可引起不同的癬癥。(見表20-3)
表20-3 癬菌與癬病的關系
病名
癬 菌
發癬
鐵銹色毛癬菌,堇色毛癬菌,斷發毛癬菌,石膏樣毛癬功菌,奧杜盤氏小孢子癬菌
須癬
紅色毛癬菌,堇色毛癬菌,須毛癬菌,狗小孢子癬菌
體癬
紅色毛癬菌,鐵銹色毛癬菌,堇色毛癬菌小孢子癬菌屬
股癬
絮狀表皮癬菌,紅色毛癬菌,須毛癬菌,狗小孢子癬菌
腳癬
絮狀表皮癬菌、紅色毛癬菌、須毛癬菌
黃癬
許蘭氏毛癬菌,堇色毛癬菌,石膏樣小孢子癬菌
甲癬
絮狀表皮癬菌,紅色毛癬菌(白色念珠菌)
疊癬
同心性毛癬菌
我國頭癬的病原菌:農村主要是許蘭氏毛癬菌、斷發毛癬菌等;城市為堇色毛癬菌,鐵銹色癬菌等。手足癬、體癬股癬及甲癬的病原菌以紅色毛癬菌最常見,其次為石膏樣小孢子菌、絮狀表皮癬菌等。
此外如足癬抓破時,癬菌成份入血,可傳至其他部位(如上肢),引起變態反應,在皮膚上呈現丘疹水泡。在病損處找不到癬菌,稱癬菌疹,是一種變態反應疾病。
癬病患者可出現遲發型變態反應,用毛癬菌素(Trichphytin)作皮膚試驗,出現陽性。
溶部真菌
溶部真菌是侵犯皮下組織和內臟,引起全身性感染s的真菌,包括下列四大類(表20-4)。其中3類為致病性真菌,能感染正常人,有地域性;孢子絲菌在我國先后有數例報告,球孢子菌和莢膜組織胞漿菌國內個別病例報告都為歸國華僑。1、2、4類為條件致病性真菌,常感染免疫功能低下,菌群失調等特殊狀態患者,近年來因廣譜抗生素、激素及免疫抑制劑大量應用,本類真菌感染有所增多。且臨床上惡性腫瘤、糖尿病、血液病、嚴重營養不良,大面積燒傷及器官移植等也常繼發條件致病性真菌感染。因此已成為醫學實踐中一個重要問題。
表20-4 侵害人體深部真菌的種類及侵害部位
侵害人體部位
菌類 菌屬 菌種名稱 肺
肝
脾
腸
心
腦膜 淋巴結 骨
口鼻粘膜 陰道
皮膚
指甲
1.類酵母菌
念珠菌屬
(1)白色念珠菌
(Monilia albicans)
+ + + + + + + +
2.酵母菌類
隱球菌屬
(2)新型隱球菌
(Cryptococcus neoformans)
+ + + + +
3.二相真菌
球孢子菌屬 (3)厭酷球孢子菌
(Coccidioides immitis)
+ + + +
組織胞漿菌屬 (4)莢膜組織胞漿菌
(Histoplasma capsulatum)
+ + + + + +
+ + +
孢子絲菌屬 (5)申克氏孢子絲菌
(Sporotrichum schenckii)
+
+ +
芽生菌屬 (6)皮炎芽生菌
(Blastomyces dermatitidis)
+ + + + + + + +
地絲菌屬 (7)白色地絲菌
(Geotrichum candidum)
+ + +
4.霉菌類
(絲狀菌)
曲霉菌屬 (8)煙色曲霉菌
(Aspergillus fumigatus)
+ + + + +
毛霉菌屬 (9)叢生毛霉菌
(Mucor corymbifer)
+ +
青霉菌屬 (10)某些青霉菌
(Penicillium,sp.)
+
一、白色念珠菌
白色念珠菌(Monilia albican 或 canidia Albicans)通常存在于正常人口腔,上呼吸道,腸道及陰道,一般在正常機體中數量少,不引起疾病,當機體免疫功能或一般防御力下降或正常菌群相互制約作用失調,則本菌大量繁殖并改變生長形式(芽生菌絲相)侵入細胞引起疾病。
本菌細胞呈卵圓形,很象酵母菌,比葡萄球菌大5~6倍,革蘭氏染色陽性,但著色不均勻。在病灶材料中常見菌細胞出芽生成假菌絲,假菌絲長短不一,并不分枝,假菌絲收縮斷裂又成為芽生的菌細胞(圖20-3)。
圖20-3 白色念珠菌患者痰液直接涂片革蘭氏染色
本菌在血瓊脂或沙保氏瓊脂上,37℃或室溫孵育2~3日后,生成灰白乳酪樣菌落,涂片鏡檢,可看到表層為卵圓形芽生細胞,底層有較多假菌絲。若接種于4%玉蜀黍瓊脂上,室溫孵育3~5日可見假菌絲,芽生孢子,厚膜孢子(圖20-4)。
圖20-4 白色念珠菌
白色念珠菌可侵犯人體許多部位,可引起:1.皮膚念珠菌病,好發于皮膚皺褶處(腑窩、腹股溝,乳房下,肛門周圍及甲溝,指間),皮膚潮紅、潮濕、發亮,有時蓋上一層白色或呈破裂狀物,病變周圍有小水泡。2.粘膜念珠菌病,以鵝口瘡、口角炎、陰道炎最多見,在粘膜表面蓋有凝乳大小不等的白色薄膜,剝除后,留下潮紅基底,并產生裂隙及淺表潰瘍。3.內臟及中樞神經念珠菌病,可由粘膜皮膚等處病菌播散引起,有肺炎、腸胃炎、心內膜炎、腦膜炎、腦炎等,偶而也可發生敗血癥。
采取檢材直接檢查可見卵園形細胞,有芽生孢子和假菌絲,接種沙保氏基可長出類酵母型菌落。與其他念珠菌鑒別有1.王蜀黍或米粉培養基上可產生厚膜孢子(圖20-4),2.在動物血清或人血清中37℃1-3小時形成芽管。3.發酵葡萄糖麥芽糖產酸不產氣,不發酵乳糖,4.靜脈接種家兔或小白鼠致死,在腎皮質上許多小膿瘍。
念珠菌病預防主要是個人清潔,合理使用抗生素、激素,增強機體免疫功能。治療淺表感染可擦龍膽紫,雷瑣辛或制霉素,二性霉素B或咪唑藥物局部應用,全身性感染可滴注二性霉素B,口服5-氟胞嘧啶,克霉唑,及大蒜素靜脈滴注等。
二、新型隱球菌
新型隱球菌(Cuyitococcus Neofonmans )又名溶組織酵母菌(Torula Histolytica ) ,是土壤,鴿類,牛乳、水果等的腐生菌,也可存在人口腔中,可侵犯人和動物,一般為外源性感染,但也可能為內源性感染,對人類而言 ,它通常是條件致病菌。
本菌在組織液或培養物中呈較大球形,直徑可達5-20um,菌體周圍有肥厚的莢膜,折光性強,一般染料不易著色難以發現,稱隱球菌,用墨汁陰性顯影法鏡檢 ,可見到透明莢膜包裹著菌細胞,菌細胞常有出芽,但不生成假菌絲。
在沙保氏瓊脂及血瓊脂培養基上,于25及37℃不能生長,而非病原性隱球菌在37℃不能繁殖。培養數日后生成酵母型菌落,初呈白色,1周后轉淡黃或棕黃、濕潤粘稠,狀似膠汁。本菌能分解尿素,以此與酵母菌和念珠菌鑒別。
本菌大多由呼吸道轉入,在肺部引起輕度炎癥,或隱性傳染。亦可由破損皮膚及腸道傳入。當機體免疫功能下降時可向全身播散,主要侵犯中樞神經系統,發生腦膜炎、腦炎、腦肉芽腫等,此外可侵入骨骼、肌肉、淋巴結、皮膚粘膜引起慢性炎癥和膿腫。
實驗檢查從腦脊液中可見圓形厚壁并圍以厚莢膜的酵母樣細胞。在沙保氏培養基上形成棕黃色粘液樣菌落。腦內或腹腔注射小白鼠可導致死亡。用血清學方法檢出隱球菌莢膜多糖抗原,對該病診斷可提供重要幫助,在已確診的隱球菌腦膜炎患者,94%CSF和70%血清標本中可檢出該菌抗原。
預防本菌感染,除應增強機體免疫力外,避免創口感染土壤及鳥糞等。治療藥物可用碘化鉀或碘化鈉,大蒜精、二性霉素B,亦可二性霉素B與5-氟胞嘧啶聯合應用,慢性肺損害或骨病損則可輔以外科切除。
三、曲霉菌
曲霉菌(Aspergillus)在自然界分布廣泛很廣,為條件致病性真菌,常由許多因素降低機體免疫力時,繼發傳染引起疾病,最常見的有煙曲霉菌 (A.fumigatus)、黑曲霉菌 (A.niger) ,黃曲霉菌 (A.flavus) 等。本菌生長迅速,形成絲狀菌落,開始為白色,隨孢子的產生呈綠色或暗紅色,鏡檢見分生孢子柄頂端有包囊 (Vesicle) ,在包囊表面有帶著成串孢子的擎絲。
曲霉菌病原發的常局限于耳、眼睛與肺部,繼發的見于腫瘤、結核等病人。成年男性多見,特別在灰塵環境中工作者及家禽飼養員等。最多見的肺曲霉菌病主要表現為慢性氣喘,局限性浸潤性損害,或形成肉芽腫樣的真菌球(Fungus Ball))。此外皮膚,外耳道,鼻竇、眼眶及骨和腦膜等,也可發生炎癥性肉芽腫,伴有組織壞死與膿腫,在病變組織中可找到有隔菌絲,長短不一呈桿狀,有分枝。并有園形小孢子散在或堆積成團。
診斷可取病人痰、體液或組織用KOH處理制成片子鏡檢找菌絲和孢子,或培養鑒定。
治療局部曲霉菌病可用龍膽紫溶液,碘化鉀、制霉素等;過敏性肺曲霉菌病可用皮質類固醇,全身性的用二性霉素-B和-5-氟胞嘧啶。曲霉菌肉芽腫瘤可作外科手術療法。
四、毛霉菌
由毛霉菌(mucor) 引起的疾病,主要菌種為絲生毛霉菌 (M.corymbifer) 可侵犯血管壁,引起血栓,組織壞死。多繼發于糖尿病或其他慢性消耗病,病程急性;癥狀嚴重者可以致死。依據臨床表現分 1.腦型毛霉菌病系毛霉菌從鼻腔,付鼻竇沿小血管到達腦部,引成血栓及壞死。 2.肺毛霉菌病主要表現為支氣管肺炎,亦有肺梗塞及血栓形成。3.胃腸道毛霉菌病,多見于回腸末端、盲腸及結腸、食道及胃亦可累及。
常見的細菌有痢疾桿菌,結核桿菌,大腸桿菌,枯草桿菌,甲烷菌,乳酸菌,根瘤菌,軟腐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雙球菌等。
常見的真菌有酵母菌,霉菌,木耳,靈芝,香菇,青霉菌,黑曲霉菌等。
要常見的,記幾個:
常見真菌:酵母菌,霉菌,還有香菇、草菇、金針菇等大型真菌
常見細菌:大腸桿菌,枯草芽孢桿菌,乳酸菌,硝化細菌,根瘤菌,金黃色葡萄球菌
凡是“菌”字前面有“桿”“球”“螺(螺旋)”及“弧”字的都是細菌,但乳酸菌例外,它的“菌”字前面省略了“桿”字,還有就是酵母菌和青霉菌都屬于真菌。
還有就是放線菌不是細菌而是一種菌絲,放線菌的形態比細菌復雜些,但仍屬于單細胞
常見的細菌是:乳酸菌,固氮菌,硝化細菌,反硝化細菌
常見的真菌是:酵母菌,青霉菌
- 聚合物排行
- 最近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