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產品發展趨勢
作者:化工綜合網發布時間:2022-01-15分類:膠粘劑瀏覽:75
電子產業是我國增長最快的行業之一, 1995年到2003 年, 電子產業總產值由2471 億元增加到24058 億元, 增長874%, 年均增長32.9%; 電子產業增加值由449 億元增加到3545 億元, 增長690%, 年均增長29.4%, 均遠遠高于同期制造業的平均增長速度。電子產業的持續快速增長, 初步確立了我國作為世界電子產品生產大國的地位。1998 年中國大陸電子產品總產值占世界電子產品
總產值的4.52%, 超過作為世界重要電子產品生產基地的韓國(3.96%) 和臺灣(2.86%), 僅次于美國(30.40%) 和日本(19.58%)。①電子產業的快速增長是與該行業的外國直接投資密切相關的,電子產業是外商投資最集中的制造業領域。本文將就電子產業外國直接投資的現狀、趨勢、特點及其影響進行分析, 最后有針對性地提出對策建議。
一、電子產業吸引外國直接投資的現狀
1.電子產業FDI 在制造業中的地位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是外商投資最集中的制造業領域, 該產業三資企業資產合計為7645.07億元, 占我國全部三資企業資產總額的19.47%,資產超過排名第二位的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的兩
倍; 同時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也是外資資產比重最高的行業, 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三資企業資產占全部國有及規模以上非國有工業企業資產的63.25%, 遠遠高于23.26%的全國制造業平均水平。
電子產業之所以成為外商投資額最多、增長速度最快的制造業領域, 其原因主要有兩方面:一是中國市場的迅速增長及巨大的市場潛能。以通信行業為例, 僅2004 年一年, 中國新增局用電話交換機容量就達到7019.6 萬門, 新增移動電話交換機容量達到6048.9 萬戶。中國市場已經成為 跨國公司全球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巨大的市場吸引跨國公司展開激烈的爭奪。二是中國國內廉價的勞動力資源。按現行匯率計算, 中國國有制造業職工的周工資只有22.35 美元, 分別相當于泰國的38.33%, 馬來西亞的28.7%, 韓國的9.2%, 臺灣省的6.8%, 香港特區的5.1%, 美、日、德的4%左右(呂政, 2003)。為降低制造成
本, 外資將電子產業中的低端產品或技術含量不高的生產環節向中國轉移, 以利用中國在勞動密集型產品上的比較優勢。比如, 隨著臺灣制造業成本的提高, 臺灣電子信息產業的企業紛紛向中國內地轉移, 中國臺灣電子信息硬件制造產值在海外已達50.1%, 其中中國內地產值高達31.1% (胡靜林, 2003)。
2.電子產業吸引外資的平均規模
1996 年以來, 各行業總計的外商對華直接投資平均協議金額和制造業外商直接投資平均協議金額變化幅度不大, 均穩定在200 多萬美元。但電子及通訊設備制造業外商直接投資平均協議金額總體上呈現出快速增長的趨勢, 從1996 年的258.3 萬美元增加到2003 年的742.7 萬美元, 其
中外商直接投資平均協議金額最高的2000 年達到742.7 萬美元。電子行業外商直接投資協議額增大的重要原因一是來華投資的跨國公司增多, 目前位居世界500 強的電子電氣類跨國公司已全部來華投資。二是跨國公司投資金額增大, 例如諾基亞在2000年5 月主要投資并倡導了一項總投資達100 億元人民幣的北京星網(國際) 工業園項目。2000 年電子行業外商協議投資金額大幅度增長可能與當年上述大型外商投資協議的簽署有很大關系。但是也應該看到, 雖然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外商直接投資平均協議金額較高, 但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較大差距。根據《1994 年世界投資報告》,設置在發達國家分支機構的平均FDI 規模為1730萬美元, 流入發展中國家的外資, 平均每個企業的外資規模約為430 萬美元。與世界水平比較,
中國外資平均項目規模仍然明顯偏小。
3.外資投資企業類型的變化 1997 年以來, 電子行業規模以上企業總數量變化不大, 但外資企業數量卻保持較大幅度增長的勢頭, 規模以上外資企業數從1997 年的330 個增加到2001 年的479, 增加45.2%。在外資企業中, 港澳臺商投資企業數從1997 年的423 個減少到2001 年的386 個, 下降8.7%; 而外商投資企業數從1997 年的330 個增加到2001 年的479,增加速度較快, 增幅達到45.2%, 外商投資企業的比重超過港澳臺投資企業而成為電子行業外資的主體。從登記注冊類型來看, 合資經營企業、合作經營企業、外商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數量變化不大, 外商獨資企業數量快速增加, 從1997 年的60 個增加到2001 年的207 個, 增幅高達245%,外資在電子行業的投資有傾向于采取獨資企業形式的趨勢。
- 膠粘劑排行
- 最近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