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物流業發展趨勢
作者:化工綜合網發布時間:2022-02-10分類:膠粘劑瀏覽:80
進入新世紀以來的這幾年,我國的現代物流業發展很快,形勢很好。“十五”期間,我國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由2000年的19.1%下降到2005年的18.5%,物流業增加值占全部服務業增加值16.8%。2006年,我國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進一步下降為18.3%,物流業占服務業全部增加值上升到17.1%。今年上半年,我國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同比下降0.1個百分點,物流業占服務業全部增加值上升到17.9%。我國現代物流業的發展表現出許多新的特點:
第一,國家和政府有關部門務實推進物流業發展,制度和政策環境有較大改善
繼2006年全國人大通過《“十一五”規劃綱要》,明確現代物流的產業地位之后,今年3月,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服務業的若干意見》指出,提升物流的專業化、社會化、現代化水平,大力發展第三方物流。全國現代物流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及其組成單位,都在研究出臺支持物流業發展的具體政策。如國家發改委今年委托聯合會進行物流產業政策體系和稅收管理改革方面的研究;財政部正在組織有關部門和單位研究制定支持服務業發展的財稅政策;商務部進行商業物流政策方面的研究;交通部積極引導,推動運輸企業開展綜合物流服務;國家開發銀行正在委托我們做《關于開行支持物流產業發展的戰略規劃》;由國家稅務總局確定的物流稅收試點企業已有兩批197戶,物流業發展的政策環境有了很大改善。
第二,物流市場進一步開放,競爭更加激烈
我國加入WTO以來,物流市場進一步開放。外資企業借助其實力和管理優勢,采取獨資、合資和并購等多種形式加快業務整合和規模擴張,對我國物流業發展既是機遇也是挑戰。激烈的市場競爭加上石油價格上漲、人力成本升高和在設施、設備、技術方面投入的增加,物流企業的運營成本大幅提高,平均利潤率進一步降低。增值服務、業務創新成為企業競爭的新領域和新的利潤增長點。
第三,物流企業群體逐步形成,供應服務能力有較大提高
經過近年來加速發展,我國多種所有制、多種運作模式和具有不同特色的物流企業群體逐步出現,并加速成長。據國家發改委、國家統計局和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聯合發布重點物流企業調查顯示,2006年前50名物流企業中,營業收入超過100億元的有4家,超過50億元的有8家,超過10億元的有34家,排名第50位的為3.5億元,比2005年的第50位增加了1億元。隨著物流企業成長成熟,大企業做強做大,小企業做精做細,市場定位更加明確,出現了一批具有經營特色的專業物流服務企業,我國物流供應服務能力有了較大提高。
第四,企業物流分離外包速度加快,二產與三產聯動發展
隨著物流業發展,企業物流觀念逐步由“小而全,大而全”向“主輔分離、服務外包”轉變。據對重點制造企業的調查,2006年,銷售物流外包以5%-10%速度增長,運輸與倉儲外包以10%-15%速度增長,運輸業務委托第三方已占企業運輸業務的67.1%。企業物流外包由簡單的運輸、倉儲業務環節向增值服務和一體化物流模式延伸,制造業和物流業融合滲透,二產與三產聯動發展的趨勢開始顯現。
第五,港口物流加速發展,區域物流加強合作
2006年,我國規模以上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45.6億噸,集裝箱吞吐量9300萬標準箱,雙雙保持世界第一的位次。上海港貨物吞吐量4.65億噸,集裝箱吞吐量2171萬標準箱,分別居世界第一和第三位。與此同時,區域物流合作出現跨區域、跨國、跨境趨勢。珠三角與泛珠三角,長三角與泛長三角,天津濱海新區與環渤海地區,北部灣經濟帶,海峽西岸經濟區等,物流合作開始加速。在與鄰國物流合作方面,東盟中國10+1,中日韓自由貿易區的構想,歐亞大陸橋的建設等,也開始對中國物流格局產生影響。
第六,物流行業基礎工作全面推開,物流產業地位已經確立
經過幾年努力,我國物流統計工作體系開始建立,物流標準化工作按計劃推進,物流學歷教育和在職培訓全面鋪開,物流新聞與信息工作蓬勃發展,物流理論研究和技術創新取得新的成果。今年以來,根據全國整規辦、國務院國資委《關于加強行業信用評價試點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正式啟動了對物流企業的信用評級工作,首批24家物流企業信用等級評價已經正式發布。由人事部和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組織的評選全國物流行業先進集體、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的工作正在進行。物流行業基礎工作的開展,為物流產業地位在國家規劃層面的確立奠定了基礎。
在看到我國現代物流業新進展的同時,也要充分認識我國現代物流業還處于初級階段的實際。我國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仍高出發達國家1倍左右,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
隨著經濟發展和增長方式轉變,我國現代物流業進入穩定快速健康發展的新時期,有這樣一些趨勢值得關注:
第一,物流需求規模擴大和結構調整的趨勢
“十五”期間,我國社會物流需求出現了持續高速增長的局面,社會物流總額達158.7萬億元,比“九五”時期增長近1.4倍,年均增長23%。扣除價格因素,需要運輸、裝卸等物流服務的實物量年均增長15%左右。據測算,1991年單位GDP對物流需求的系數為1:1.4,到2006年已經上升到1:2.8,15年間增長1倍,表明經濟社會發展對物流業的依賴程度明顯增大。“十一五”時期,我國正處于工業化中期階段和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關鍵時期,隨著國民經濟的穩定快速發展,物流需求規模必然繼續擴大。有專家用統計模型預計,如果“十一五”時期GDP年均增長8.5%,物流總額年均增長16.7%的話,到2010年社會物流總額將達到90萬億元,比2005年翻一番。
在總量持續增長的同時,物流需求結構的調整,也是物流業發展的趨勢。從行業物流來看,鋼鐵、糧食、煤炭、石化、汽車、建材等基礎性原材料以及重點生產制造行業物流運作模式的轉型將開始加速,農業和農村物流將更加受到重視,軍地物流一體化、軍事物流社會化將繼續推進,從而帶動社會物流需求結構的調整。從區域物流需求來看,隨著各地具體政策的落實,區域物流合作開始從物流基礎設施、道路交通等基礎性物流資源整合向物流信息平臺、物流政策體系、人員聯網管理等更具實際價值的物流資源聯動發展方向延伸;樞紐港口和產業集群的輻射和帶動作用更加明顯,幾個大的物流節點將發揮更大作用;隨著產業梯度轉移,物流服務由東向西、由城入鄉的趨勢開始出現;跨國、跨境的物流合作,如東盟—中國、東北亞和新亞歐大陸橋等物流合作的加強,必將帶動物流需求格局的變化。
第二,物流市場細分和物流企業集中度提高的趨勢
隨著物流市場全面開放,外資物流企業在國內并購重組,更多地參與對國內企業的物流服務。國內物流企業積極應對,加快資源整合和業務創新,物流企業的集中度將進一步提高。有明確市場定位,有自身經營特色,能夠提供一體化服務的企業,將獲得更大市場份額。實力不強,特色不明顯的企業面臨新的選擇。
在物流市場競爭加劇的情況下,企業根據自身優勢進行市場細分。從物流運作環節來看,在銷售物流進一步細分的基礎上,物流業更多地進入供應物流、生產物流和回收物流,一體化的物流服務將有較快發展。從具體的品種來看,食品物流、藥品物流、冷鏈物流、危險化學品物流等直接關系民生和社會安全的品種,將會加強監管的力度,仍有較大發展空間。從物流功能環節來看,配送、包裝、加工、信息服務等發展速度快于運輸和倉儲等傳統服務。從物流企業的運作模式來看,一般性的普通業務利潤越來越薄,業務創新和增值服務成為物流企業主要的競爭手段,供應商管理庫存、物流金融服務和保稅物流等將有新的發展。物流企業供應服務能力的提高,將會直接推動現代物流業占全部服務業的比重進一步提高,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還會繼續降低。
第三,制造業與物流業融合滲透和聯動發展的趨勢
制造業物流是我國物流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統計,2006年,我國工業品物流總額同比增長25.1%,占全國社會物流總額的比重高達86.7%。調查發現,從原材料到產成品,用于加工制造的時間不超過10%,而90%以上的時間處于倉儲、運輸、搬運、包裝、配送等物流環節。制造業物流的程度和水平,直接關乎制造企業的效率和效益,是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提高制造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所在。
《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服務業的若干意見》提出,大力發展面向生產的服務業,促進現代制造業與服務業有機融合、互動發展。細化深化專業分工,鼓勵生產制造企業改造現有業務流程,推進業務外包,加強核心競爭力,同時加快從生產加工環節向自主研發、品牌營銷等服務環節延伸,降低資源消耗,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優先發展運輸業,提升物流的專業化、社會化服務水平,大力發展第三方物流。
近年來,我國制造業物流得到較快發展。現代物流理念、管理和技術逐步推廣,出現了一些很好的經驗和案例。我們正在為國家發改委籌辦“首屆制造業與物流業聯動發展大會”,搜集到近百個典型案例(重點案例介紹)。
第四,流通業強化和擴展物流功能的趨勢
物流是整個流通活動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是信息流和資金流的基礎與載體,是商流的前提與保障。物流的能力和水平,決定著流通發展的質量與效率。連鎖零售業和批發市場強化和擴展物流功能,是流通業物流發展的趨勢。
- 上一篇:高中關于石油裂解有什么重要的知識點
- 下一篇:家紡行業的發展趨勢
- 膠粘劑排行
- 最近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