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爾和諾伊曼與格雷伯和利伯曼智取靛藍和茜素?
作者:化工綜合網發布時間:2023-05-15分類:膠粘劑瀏覽:233
天然染料獲得人工制造
靛藍是自古以來世界各國使用的藍色染料。據說埃及幾千年前包裹木乃伊(保存人的尸體)的青色麻布就是用靛藍染成的。英文中的indigo(靛藍)來自希臘文indikon,就是印度人(Indian)的藍色染料。我國歷代平民穿著的青色衣服都是用它染成的。
靛藍是一種幾尺高的草本植物,莖葉中含有一種葡萄糖苷(18),將莖葉發酵水解后,除生成葡萄糖外,還生成白色吲哚酚水溶液。將白色布匹浸泡在此白色溶液中并放置在空氣中氧化,即生成不溶于水的藍色沉淀靛藍,牢固地附著在紡織纖維上,耐日曬、水洗和加熱。我國至今在布依族、苗族、瑤族少數民族仍流行的蠟染法工藝就是利用這一原理,先用蠟液在白布上描繪圖,然后放進白色吲哚酚水溶液中浸泡,放置在空氣中氧化后,再水煮脫蠟,即成鮮明的藍白色圖案。這在漢代已開始,到唐代時盛行。
1826-1841年間,歐洲化學家們對天然靛藍進行了降解反應,發銀戚現它與氫氧化鉀(KOH)一起在低溫熔融時得到鄰位氨基苯甲酸,高溫熔融時得到苯胺,用硝酸或三氧化鉻氧化時得到靛紅:
1865年德國化學家拜爾(Johann Friedrich Wilhelm Adolf Baeyer,1835-1917)試圖用還原法使靛紅再逆反應為靛藍,但得到的是吲哚:
拜爾早在13歲時就對靛藍發生了興趣。這年他從藥房買回來一大塊靛藍染料,回家后按照化學書上的指導進行實驗,試圖將靛藍轉變為靛紅。1865年他任柏林工藝學校講師,正式開始研究靛藍。他屢次失敗但從不氣餒。
又過了8年,1878年拜爾從苯醋酸人工制得靛紅,然后由靛紅轉變成靛藍,可以認為是人工合成了靛藍。但是由于合成靛紅的步驟過多,而且產率也較低,因此不適于工業化生產的要求。
接著拜爾又先后利用鄰硝基肉桂酸和鄰硝基苯丙炔酸合成靛藍成功,1880年3月19日取得專利,同年12月發表科學報告。1882年,他又利用鄰硝基甲苯合成靛藍,但都因成本較高,未能實現工業化。
拜爾在不懈進行人工合成靛藍的過程中,對靛藍分子的化學結構認識逐步深入,1883年提出它的結構式。拜爾因此獲得1905年諾貝爾化學獎。
靛藍的工業化生產一直到1890年瑞士工藝學校教授諾伊曼(Carl Heumann,1850-1893)提出方案。他提出由苯基甘氨酸鄰羧酸制取,再使兩分子吲哚酚結合而成靛藍:
問題在如何制取大量苯基甘氨酸鄰羧酸以適應工業生產的需求。諾伊曼用廉價的從煤焦油中大量提取的萘為基本原料,先經濃硫酸氧化成苯二酸,再經氨、次氯酸鉀、氯乙酸處理,得到苯基甘氨酸鄰羧酸。
在實現工業化過程中,用濃硫酸氧化萘反應進行緩慢,德國巴迪舍苯胺和純堿工廠在費了一百萬英鎊資金進行試驗研究,未能取得成效。直到1897年,一次偶然事件產生了奇跡效果,一位工作人員不慎將水銀溫度計打破,落進反應器中,萘開始沸騰轉變成苯二酸。這顯然是水銀溫度計中的汞與硫酸作用,形成硫酸汞,起了催化作用。
但是工業化生產靛藍并未因此立即投產,因為生產過程中需要大量濃硫酸、燒堿和氯氣。又等待到20世紀初,接觸法生產濃硫酸和電解食鹽水制取燒堿和氯氣工業興起后,該法生產靛藍才實現。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后許多國家進行了合成靛藍的工業生產,又提出了一些其他生產方案,例如以苯胺為原料,在氫氧化鈉、硫酸亞鐵存在的條件下與氯乙酸縮合,再在氫氧化鈉、氫氧化鉀中加入氨基鈉,加壓熔融,最后用空氣氧化,即可得到靛藍。
合成靛藍是合成染料工業史上最偉大的成就,充分顯示出科學和工業的力量。
在合成染料工業史上另一偉大成就是合成茜素。
茜素也是一種古老的染料,存在于茜草根中。茜草是一種攀援草本植物,生長在山野草叢中。我國長江、黃河兩大流域都有分布,在地中海沿岸和近東也廣泛生長。它的根部含有一種葡敬告萄糖苷,經發酵水鋒稿陵解后,生成各種有色物質,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茜素,英文名alizarin,來自阿拉伯文,即指茜草根。另外還有紅紫素(purpurin),二者在1827年由法國藥學教授羅比凱(Pierre Jean Robiquet,1780-1840)和科林(J.J.Colin,1784-1865)分離出來。茜素借不同的媒染劑可以染成紅、粉紅、淡紫色。埃及人早在公元前1500年左右就使用茜素染色。1870年普法戰爭爆發后,成千上萬的法國士兵穿著統一的紅色軍褲,這是因為法國的氣候、土壤很適合種植茜草。16~17世紀一些歐洲國家曾廣泛種植茜草,但總難以滿足市場的需求,于是化學家們尋找方法人工合成茜素。
1868年,在德國拜爾實驗室工作的兩位化學家格雷伯(Carl Graebe,1841-1927)和利伯曼(Carl Theodor Liebermann,1842-1914)和拜爾合成靛藍的研究一樣,先從茜素的源頭開始,他們將茜素和鋅粉一起蒸餾,得到了蒽。蒽這是一種由三個苯環組成的化合物。經過進一步研究,他們推測茜素是二羥基蒽醌。在此基礎上,他們二人試圖合成這一染料,他們設計了這樣一條合成路線:以從煤焦油里提取出來的蒽為原料,先將蒽氧化成蒽醌,再在蒽醌中引入兩個溴原子,生成二溴蒽醌,然后水解,希望最后能得到茜素。但是合成實驗沒有成功。1869年,他們使二溴蒽醌與強堿共熔,結果得到與天然茜素完全相同的合成茜素:
合成的茜素看上去比天然茜素更純凈,可以說是巧奪天工,格雷伯和利伯曼就此申請了專利,得到批準。但是這項專利的合成路線太復雜,成本太高,要消費大量昂貴的溴,又難于進行工業規模的熔融。還是德國巴迪舍苯胺和純堿工廠的工程師海里希?卡羅經過多次試驗,終于發明了磺化的工藝,先將蒽醌在足夠高的溫度下與濃硫酸共熱,便得到水溶性的磺酸衍生物,再與強堿熔融就能得到產率達90%的茜素。
趙匡華。化學通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卡羅與格雷伯、利伯曼就此合成方法再次申請專利,但是沒有得到專利局的批準,專利局認為它與第一版專利沒有區別。于是他們想到去英國申請專利,1869年6月25日英國專利局授受了他們的專利申請。
無獨有偶,第二天,英國化學家、企業家帕金也注冊了幾乎同樣合成茜素的專利。后來帕金與巴迪舍苯胺和純堿工廠達成了交叉許可證貿易。
馬克思評價了合成茜素的意義,他在《資本論》中說:“由煤焦油提煉茜素和茜紅染料的方法,利用現有的生產煤焦油染料的設備,已經可以在幾周之內,得到以前需要幾年才能得到的結果。茜草生長需要一年,然后還要讓茜根長幾年等茜根成熟,才能制成染料。”
- 上一篇:易拉罐粉碎機粉碎出來的顆粒一般都銷售在哪里?
- 下一篇:鋰礦提煉技術?
- 膠粘劑排行
- 最近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