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血液制品行業的前景如何?
作者:訪客發布時間:2021-11-04分類:塑料制品瀏覽:66
血液制品具有獨特優勢
血液制品由健康人血漿或經特異免疫的人血漿,經分離、提純或由重組DNA技術制成的血漿蛋白組分,以及血液細胞有形成分統稱為血液制品,用于治療和被動免疫預防。狹義的血液制品不包括由重組DNA技術制成的血漿蛋白組分。與其他生物制品例如疫苗、單抗等不同,血制品原材料來源于人類的血漿,是一個特殊的品類。
血液制品種類豐富,適應癥也十分廣泛,在多種疾病的治療和預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血制品中的主要產品,
包括白蛋白、靜丙和α-1蛋白酶抑制劑等,在臨床治療和預防上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絕大多數品種只能從血漿提取,由于大部分血制品蛋白在人體內含量有限,所以提取獲得血制品藥物所需的血漿量也比較大,比如提取治療一個先天免疫缺陷病人一年的靜丙需要130次獻漿(500-600mL/次)。大部分血制品藥物不能通過重組方法制造,經由血漿提取的血制品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
血液制品供給缺口巨大
血制品行業區別一般制藥行業的特殊性在于原材料稀缺,及絕大部分產品不能通過基因工程方法制造等。血液制品來自人血漿提取,原料供應緊張,原材料供給波動造成市場周期性增長。
血漿供應只能來自于人體,存在資源稀缺性,且用于血液制品生產的血漿,只能由血制品企業控制的單采血漿站采集。上游資源有限,下游需求不減,且少有或幾乎沒有完全替代的產品,這導致血液制品缺口巨大。
數據顯示,我國采漿量增速從2016年23.31%的高峰逐漸回落,2017年到17.52%左右。預期2018年新批漿站的數量隨著十三五規劃各省市達到限額而顯著減少,且企業在庫存和銷售方面均承受較大的壓力的情況下,不會完全釋放采漿潛能,行業采漿量增速會進一步放緩。
另外,我國對采漿有著嚴格的管理。如2006年3月,國家衛生部等九部委聯合發布《關于單采血漿站轉制的工作方案》。漿站由縣衛生部設置改為血液制品企業設置:要求按照“管辦分離”、“政事分開”的原則,衛生部門與單采血漿站脫鉤,縣級衛生行政部門不再設置單采血漿站,原由縣級衛生行政部門設置的單采血漿站轉制為由血液制品企業設置。血液制品企業控股漿站:投資比例不少于80%。不得跨區采漿,在一個采血漿區域內,只能設置一個單采血漿站,嚴禁單采血漿站采集非劃定區域內供血漿者血漿。漿站只能向單一企業供漿,單采血漿站只能向一個與其簽訂質量責任書的血液制品生產單位供應原料血漿,嚴禁向其他任何單位供應原料血漿。單采血漿站改制對血液制品行業產生重要影響,漿站管理規范,企業投入大成本改造,約600萬達到GMP標準。漿站投漿量一開始將大幅減少,后回升速度較慢。因不得跨區采漿,獻漿員數量增長較慢。行業投漿量速度增長慢,企業獲得新漿站較難,目前全國約127家漿站,新設較難。
正因此,與美國相比,中國采漿量遠遠不足,與理論值相差甚遠。而且單次采漿成本高企,達到42-50美元,而美國僅為25-35美元;同時,國內漿站資源屬性明顯,類似“軍閥割據”,企業與地方政府博弈很強。
而在需求端,由于中國人口基數大,老齡化趨勢加劇,以及對應適應癥的不斷增加刺激血制品需求的持續增長。因此,盡管2017年以來,血制品終端銷售增速有所放緩,但血制品增速仍大幅領先行業增速。2018年一季度,血制品TTM增速達到10.05%,高出樣本醫院總體TTM增速8.71個百分點。
與此同時,相比發達國家,國內血液制品人均用量低,行業處于高度需求旺盛的狀態。例如,靜注人免疫球蛋白人均理論保有量應為0.024g/人,而我國人均實際保有量僅有0.017g/人,相差達0.007g/人。
總體而言,供不應求是我國血制品行業發展長期困境,這將刺激行業持續增長。
以上數據及分析均來自于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8-2023年中國血液制品行業產銷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
- 上一篇:硅橡膠制品生產需要哪些設備?
- 下一篇:山東省有哪些煉油廠
- 塑料制品排行
- 最近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