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機(或者國內宏觀經濟政策)給化工企業帶來什么樣的風險?
作者:訪客發布時間:2021-08-23分類:無機化工瀏覽:73
??我國經濟失衡的重要原因
中國經濟本身并沒有發生金融危機,但全球金融危機對中國經濟有重要啟示:資產存量與收入流量之間應當保持合理的結構,如果房地產和金融證券等資產存量大量膨脹,而實體經濟所產生的收入流量不能與之相匹配,最終會引發金融危機或經濟危機,引起宏觀經濟的動蕩。
??金融業的發展也應與實體經濟發展的需要相適應,脫離實體經濟的盲目快速發展有可能增大宏觀經濟運行的風險。
由于中國正處于經濟發展過程中,還存在一些特殊因素,如城鄉二元經濟結構和勞動力市場普遍存在的不充分就業現象,因而問題更為復雜。實際上,經濟運行的經驗表明,在資本存量與收入流量的結構、收入分配差距、需求結構、產業結構以及就業增長之間存在著累積循環效應,可以簡單表述如下:當資產值增加,資本存量與收入流量的比例上升時,會導致收入分配向以財產性收入和經營性收入為主要收入來源的富裕階層傾斜,而不利于以工資收入為主要收入來源的普通勞動者,這必然使收入分配不斷擴大。
??由于中國經濟長期以來的投資驅動特征,總資產值大幅上升,資產性收入在GDP中的比重已經由20世紀90年代中期的不足1/3提高至目前的50%,而工資性收入則有所下降。而美國勞動者報酬在GDP中的比重長期保持在75%左右。
收入分配狀況決定了需求的結構,一方面導致投資需求旺盛而消費需求不振,2001年以來,我國投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為48%,而消費的貢獻為42%,這與發達經濟體主要靠國內消費帶動經濟增長的發展模式有很大差異;另一方面也決定了產業結構向資本密集的奢侈品部門和生產資料部門傾斜。
??無論在經濟緊縮時期還是經濟繁榮時期,房地產和汽車等資金密集型行業均實現了高速發展。這些資產值較高的資金密集型行業的繁榮,推動了財產性收入的比重不斷增加,這又進一步導致了收入分配差距的擴大。
需求結構決定了產業結構向資產密集型的行業傾斜,這樣的產業結構可以實現總產出持續增長和部分富裕階層收入的迅速提高,但是不能夠創造足夠的就業機會,由此呈現出經濟增長與就業增長的不一致性。
??這主要體現為經濟增長的就業彈性偏低。例如其他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長的就業彈性約為0。3~0。4,即經濟增長每提高1個百分點,可以使就業增加0。3~0。4個百分點,而我國長期就業彈性僅為0。12,這顯然不利于勞動力轉移和經濟結構轉型。結構性問題之間的累積循環機制使經濟結構失衡的矛盾更為突出,甚至導致結構性矛盾固化和社會階層的分化,最終不利于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
??
應對危機的宏觀政策
對我國收入分配的影響
為了應對金融危機對經濟增長的不利影響,我國采取了一系列以投資為主的經濟刺激措施,在短期內使經濟保持了較快的增長速度,但是也出現了資產值膨脹的問題。我國4萬億元經濟刺激計劃,大部分以投資的形式投向了基礎設施建設,這必然會推動資產值的大幅上升。
??另外,寬松的貨幣政策使2009年貨幣供給大幅增加30%,遠高于以往18%的增長速度。很多證據表明,大量的資金用于資產交易,推動了資產值的大幅上漲,其中以房地產市場最為明顯。
資產存量的膨脹會引起收入分配格局的變化。伴隨著資產存量的上升和資產價格的上漲,利潤、租金與資本利得等資產性收入會相應上升,并超過工資收入的上漲,從而使收入分配差距加大。
??收入分配差距增加會導致居民消費需求下降,使經濟增長更加依賴投資和出口,這會妨礙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性,從長期來看,宏觀經濟結構性矛盾更加突出。
由于收入分配差距的增加,在市場力量的作用下,貨幣選票使消費品的生產向高收入階層消費的行業轉移,這就使這些行業的工資率大幅度上升,從而產生更多的富人,增加的GDP會在富人圈里循環。
??由于高收入階層所消費的往往是房地產、豪華車等高檔品和具有“資本密集型”和“知識密集型”的高科技產品及現代服務業產品,這就使投資大量涌入這些行業并形成更高的資產值,這種高資產值和高工資必然使其他行業的需求和就業逐漸減少,造成結構性失業,同時使廣大低收入階層的消費群體逐漸被排斥在新技術產品的消費之外,中低收入群體有被經濟增長“邊緣化”的趨勢。
??
由于普通勞動者收入水平上升緩慢,基本消費品部門的國內需求萎縮必然使這個部門的工資水平下降,造成基本消費品部門的產品滯銷、積壓,導致一些企業停產或半停產并增加失業或半失業人口,工資的下降和失業的增加又使基本消費品部門的需求進一步下降,形成一種惡性循環。
??收入分配不平等限制了低收入者平等參與經濟活動的機會,他們難以進入資本市場,得到高回報的工作機會也很渺茫,不得不繼續停留在低工資的行業,貧困的惡性循環則延續下去,這不僅與和諧社會難以相容,還阻礙了經濟增長。
政策建議
針對我國當前宏觀經濟運行的特征,宏觀調控政策應著重在以下三個方面發揮積極有效的作用,以實現經濟持續較快發展。
??
第一,采取與當前經濟增長需要相適應的貨幣政策,抑制資產價格過快上升,使貨幣金融體系與實體經濟部門保持適宜的比例。
為了防止貨幣金融體系過度膨脹,使金融部門與實體經濟部門出現嚴重的不平衡,應當控制信貸資金的發放,保持信貸規模的適度增長;利用公開市場業務等政策工具,消化2009年貨幣供給高速增長帶來的不利影響。
??貨幣金融體系與實體經濟部門保持適宜的比例是實現經濟健康發展,防止出現類似美國次貸危機的關鍵因素。企業資產值不斷上升,導致折舊在企業成本中比例不斷上升,近年來折舊與GDP比例一直維持在高位,只是由于總需求旺盛,使得問題沒有被充分揭示出來。一旦總需求增幅減緩,大量的折舊就有可能使企業陷入困境。
??調節企業成本結構涉及到完善企業的破產機制和并購重組程序,降低銀行不良貸款對應的資產值,使經濟增長能夠去除肌瘤,輕裝前行,實現微觀企業績效和宏觀經濟增長的一致。
第二,調節資產存量與收入流量的比例,縮小收入分配差距。
調節資產存量與收入流量的比例是解決當前經濟增長中出現的各種結構性矛盾,縮小收入分配差距的重要措施。
??擴張性的財政政策應當注重將公共基礎設施等方面的直接投資保持在適度水平,并調節社會總投資的增長速度,避免資產存量出現增長過快的問題;擴大社會保障等民生方面的支出,為居民消費提高制度性保障;可以采取稅收等手段,限制存量資產的過快增長,引導資金流向實體經濟,尤其是勞動密集型行業,提高經濟增長的就業彈性,以增加工資性收入在GDP中的比重,縮小收入分配的差距,使收入分配、需求結構、產業結構和就業結構形成良性循環。
??
第三,加快經濟結構轉型與勞動力轉移,實現二元結構轉型。
結合我國經濟發展的特征,應當加快工業化,尤其是城市化進程,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實現農村勞動力的盡快轉移,以改變勞動市場供大于求的總體趨勢。只有在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完成或接近完成時,才有可能實現工資水平的持續上漲,進而提高工資性收入的增長速度和在GDP中的比重,實現經濟增長結構由投資驅動型向消費驅動型的根本轉變。
??為了加快城市化進程和勞動力轉移的進程,有必要使房地產等資產價格保持在合理水平,并消除戶籍制度等勞動力轉移中遇到的障礙,以使更多的農村居民能夠負擔起轉移過程中以及實現轉移以后的生活成本。
二元經濟結構轉換是發展中國家面臨的特殊問題,也是首要問題。
??我國長期經濟高增長,主要是由于底子太薄的原因,到目前還遠未達到充分就業增長水平。而二元經濟轉換的速度就是一個衡量指標,考慮到8億農村人口中大量的隱性失業,我國的經濟增長速度就不是高而是低了。目前城鄉的消費和收入差距有拉大的趨勢。促進農村剩余勞動力到城市和工業部門的轉移,是解決三農問題包括城鄉收入差距問題的關鍵,這需要長期宏觀經濟政策的支持,更需要加強基礎性的制度建設,保障勞動力城鄉流動的順暢。
??(如若,您對我的答復滿意,請點擊左下角“好評”,謝謝您的采納。)。
金融危機(或者國內宏觀經濟政策)給化工企業帶來價格下跌的風險
- 無機化工排行
- 最近發表